您现在的位置是:生活 >>正文
试点初期总能受到“灵魂拷问”,检察官白静谈公益诉讼
生活34391人已围观
简介二十大代表、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白静。 受访者供图/图)2022年10月13日上午10点10分,党的二十大代表白静和代表团其它成员一同乘坐高铁抵达北京北站。内蒙古代表团是最早抵达北京的外地代 ...
二十大代表、灵魂拷问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白静。试点受到诉讼 (受访者供图/图)
2022年10月13日上午10点10分,初期党的检察静谈二十大代表白静和代表团其它成员一同乘坐高铁抵达北京北站。内蒙古代表团是官白公益最早抵达北京的外地代表团。
白静是灵魂拷问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主要负责公益诉讼工作,试点受到诉讼经办的初期案件有两千多件。即便如今成了办案“老手”,检察静谈她还记得,官白公益2016年11月,灵魂拷问她参与办理第一例公益诉讼案件时,试点受到诉讼开庭前一晚,初期她还在跟法院反复商量,检察静谈检察官席位的官白公益桌签写何种称谓合适。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检在北京、内蒙古、江苏等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为期2年的检察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所谓检察公益诉讼,就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时,作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32岁的白静和公益诉讼打上了交道。
刚试点时,她天天在外头跑,“别说是外面的人了,除了院领导,就是院里其他部门的同事也不清楚我们在忙什么。”白静苦笑道。那时,手头可供参考的只有一份最高检发布的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具体怎么发现案件线索、什么情况下发检察建议,庭审又遵循什么顺序,当时都没有参照,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2017年7月,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实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
自试点至今已过去7年,白静发现,呼和浩特地
Tags:
相关文章
种粮大户柴象鲁: 我相信老天爷不会亏待勤快人丨我信
生活柴象鲁 农健/图)三年疫情,对67岁种粮大户柴象鲁的影响并不大。事实上,即便是2022年春天“封村”那一阵,他也没耽误种庄稼。真正要命的,是2022年夏天那一波意料之外的降雨。小麦丰收,玉米减产202 ...
【生活】
阅读更多德耀日照|“多亏你们,让我终于有了一把轮椅!”
生活“多亏你们,让我终于有了一把轮椅!”81岁的邱元东坐在轮椅上,乐得眉开眼笑。邱元东家住东港区三庄镇张家庄子村,今年81岁,因患脑血栓瘫痪在床,老伴也患有糖尿病、白内障,老两口相依为命,日子颇为清苦。邱 ...
【生活】
阅读更多“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纪检监察”征文活动邀您来投稿
生活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4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定前行,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 ...
【生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