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与民族音乐同行:看见更立体广阔的世界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台湾青年与民族音乐同行:看见更立体广阔的台湾同行体广世界 作者 刘玥晴 张杨彬 “空灵辽阔,宛如天籁”,青年十年前,民族在哈雅乐团台北的音乐一场演出上,台湾青年曾曼青对蒙古族音乐形成这般印象。看见阔此后,更立她与民族音乐“一路同行”,世界不仅结交了来自草原和深山的台湾同行体广各族朋友,“所见的青年世界也更加立体广阔”。 2015年,民族怀抱对民族音乐及文化交流的音乐兴趣,曾曼青开启了“北漂”生活。看见阔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更立构筑出的世界独特美感令她着迷。借由一个契机,台湾同行体广她来到专门推广本土民族音乐、世界音乐与跨界音乐家的经纪公司“战马时代”,负责音乐项目企划等。 台湾青年曾曼青已在北京一家专门推广本土民族音乐、世界音乐与跨界音乐家的经纪公司工作九年,负责音乐项目企划等。景诗雁 摄 曾曼青坦言,刚着手工作时,自身对大陆少数民族的认识朴素而模糊,“凭着一腔热爱入行”后还需开启漫长的学习之路。“其实腾格尔等少数民族歌手在台湾很有名,我小时候就听过他们的歌曲,但仅限于几个代表歌手。”随着工作的深入,她以音乐为切口,渐渐知晓各族文化的多元样貌。 “蒙古族音乐感染力很强,无论是其旋律还是曲中表达的情绪,都透露出深沉和开阔,对台湾听众的吸引力蛮大的。”据曾曼青观察,在宝岛,民众对“草原的风”有着特别的向往,台湾文化界有不少蒙古族名人,如诗人席慕蓉等,“在他们的作品中能看到对蒙古族文化炽热的爱。” “交流带来的创意与灵感总是令人惊喜。”她介绍,蒙古族乐队安达组合赴高雄参加音乐节时,曾与台湾少数民族歌手玛斯卡(Matzka)跨界合作,改编了一首曲子,蒙古族传统民歌《苏木茹》与雷鬼音乐元素联袂上演,令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近些年接触过越来越多各族艺人,曾曼青发现,民族音乐人如今大多会尝试新的、多样的风格,“这显示出他们正随着演出市场的进一步成熟而成长”。 在工作中,曾曼青结识了维吾尔族歌唱家赛努拜尔,“她的音乐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不落窠臼,能引起听众情感共鸣,这是一种成功、珍贵的尝试”。在赛努拜尔今年初的演出上,现场的感染力使曾曼青和年轻观众一起,跟随歌曲的欢快律动翩翩起舞。 参与组织过近百场演出的曾曼青看到,近年来,大陆演艺市场呈现出可喜变化。她说,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喜欢民族文化,“大家愿意去探索一些以前没听过的、有美感的声音。” 曾曼青指出,歌者自然而然便会用本民族语言和特色曲调进行创作,唱出他们独特的生活经历,同时,听众会结合个人感悟对歌曲作出个性化解读,因此,民族音乐具有“常听常新”的魅力。 谈及如何加强民族音乐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曾曼青认为,除音乐人推陈出新外,还需有关产业每个环节都运转起来,“培养听众”是关键一环,“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发掘更多突破大众既有认知的优秀作品,把它们蕴含的民族文化呈现出来,吸引和触动听众。” 在各种娱乐方式快速发展的当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走进民族音乐现场,认真聆听、细细感受。”她说。(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谈艺术创作:平视世界 深入生活
- 日照市热力公司回复论坛网友供暖问题
- 俩90后网上卖赃车 7万左右的瑞纳卖价1.5万
- 中大体育工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揭牌
- 广交会三个细节透视外贸活力(经济聚焦·稳外贸扩消费)
- 日照海事局引入监装机制保船舶安全出港
- 东港公路局做好元旦保畅准备
- 日照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竣工投运(图)
- 中方回应同巴拉圭关系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大势所趋
- 日照首次获批两处省级湿地公园
- 工商银行日照石臼支行“四强化四提升”打造精品服务网点
- 日照市部署“两节”期间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 国防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放军决不手软
- 日照首次获批两处省级湿地公园
- 日照市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 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荣膺全国“双十佳”
- 为陈水扁脱罪只是幌子,民进党“公务机要费”除罪化的深层算计
- 三举措让留守儿童“不孤单”
- 日照农民画绣在省级展览中获特等奖
- 共青团安徽省委在日照市设立首个基层组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