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荔枝之乡”的压力与未来
过年自驾回家,荔枝之乡车子即将下高速时,增城都会经过一个巨大的压力路牌,上方写着两行大字——“欢迎来到中国丝苗米之乡、荔枝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增城 一直以来,压力我为家乡的荔枝之乡这两个响亮的名片感到骄傲,但同时,增城我也为家乡的压力发展感到焦虑,因为无论是荔枝之乡交通设施、文化旅游还是增城科技创新,增城直观上给人一种发展平缓、压力发展相对靠后的荔枝之乡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增城 论产业,曾被誉为“国际牛仔城”的压力新塘镇正在经历产业转型,虽近年侧重布局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但从发展的时间看,其根基尚不及天河和黄埔;论文旅,增城尚未能与荟萃岭南文化的越秀和荔湾同台竞争,也比不上特色温泉、田园采摘更强的从化和惠州市龙门县强有力的竞争;在特色农业方面,“增城四宝”(荔枝、丝苗米、凉粉草、乌榄)远近驰名,部分加工副食品甚至远销海外,却因其产量和产值有限,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城市形象方面,曾经一颗挂绿荔枝以55.5万天价拍卖的美谈已成旧闻,20年后风华散尽,能够代表增城,且对外传播度广、深入人心的品牌故事说得也少了。 这些认知,只是我对故乡发展的感性认识,究竟增城在广州11区中这种发展“靠后”的位置是否符合个体的直觉?我试图从公开的统计数据上找到佐证。 增城荔枝丰收,农户采摘现场。(新华社/图) 从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看,增城是广州全市11个区中的“后进生”,在重要的经济指标上表现不算拔尖。从2023年的GDP总量上看,增城以1452.46亿元的成绩排名第9,占广州全市GDP的4.78%;从人均GDP看,增城在2022年同样排名第9;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看,增城以60.96%排名倒数第3。 如果我们从城镇化率来观察一地的现代化程度,那么荔湾、越秀、海珠和天河是第一梯队;黄埔、番禺、白云是第二梯队;南沙、花都、增城、从化是第三梯队。新世纪以来,增城处于广州经济的边缘地带,缺乏第一梯队的“省城基因”经济指标里的增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体育改革着力三个重点,“三大球发展还存在突出短板”
- 日照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 芙蓉公园广场建设圆满完工
- 日照组织部门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 福建厦门一公司污水处理池空间发生闪爆事件,致3死3伤
- 道路运输查(审)验开始了
- 日照组织部门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 工伤保险应覆盖全部机关事业单位
- 核威慑背后的无形较量
- 日照市市领导到包联乡镇调研
- 岚山至菏泽将通高速公路
- 部门一把手应亲自办理市民来电
- 虚拟绑架,为何瞄准留学生?
- 部门一把手应亲自办理市民来电
- 日照市地税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全国青年文明号”揭牌
- 莒县马鬐山打造“九天银河”
- 赛场中的赛道:“板凳球员”保送上名校背后
- 日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工作
- 东港区宣传部长做客日照新闻网
- 日照农民画研究院正式成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