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苦于“隐形加班”,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呼吁保障离线休息权
网络时代,人苦人们的于全员吕工作与生活的边界被模糊。(视觉中国/图) 你是国政国泉否下班后仍要看工作群,时刻关注工作信息?协委休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注意到,呼吁网络时代数字信息技术使劳动突破了时空界限,保障提供灵活的离线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隐形加班但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人们的打工工作与生活的边界被模糊,经常隐形加班,人苦无法安心休息。于全员吕 2024年全国两会上,国政国泉吕国泉准备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协委休息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在劳动法立法层面引入离线休息权;修订标准工时,对线上加班和工时补偿作出明确界定;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轻松舒适网络工作环境;引导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他所说的离线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或约定工作时间之外,拒绝通过数字工具进行工作联络或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利。 吕国泉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是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化中维护劳动者休息权、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是提升劳动者生活品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应有之义。 南方周末:你是怎么注意到劳动者“隐形加班”这个问题的? 吕国泉:我的提案提到了,四川一名店铺设计师从业两年多累积了600多个工作群,每天“24小时待命”“为群所困”,不敢关手机,离职后花了3个半小时退群,才感到轻松许多,此事一度冲上热搜。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微信兴起之后才有的现象。手机随身携带固然方便,工作也随之而来。有手机移动通讯的时候,已经有这样的情况了,但是还没有像现在微信发达后对大家离线休息权损害得这么普遍、这么持续、这么大面积。所以我就觉得“三个半小时退600个群”很极端,但很有代表性。 我也看了相关的消息,尤其是大量的评论和跟帖。我觉得这些留言也反映出,这个情况确实存在于很多领域、很多群体中,它确实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后来我们自己的报纸《工人日报》的一位记者也在问我关注什么,他也提出建议,他们接到“数字技术对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这样的消息比较多,也希望我关注。这刚好和我原来的想法一拍即合,所以在今年两会期间,我想提出这个问题。 南方周末:你觉得这种“隐形加班”现象有什么痛点? 吕国泉:过去“一种社会性的隐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迈向5元时代,泡面的苦衷与意味
- 日照上千青年义务植树
- 厦门:创业项目获评“优秀” 最高资助10万元
- 厦门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62岁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2岁
- 涉黑案重审掀开政商往事,检察院指出公安局违法
- 厦门汛期将至 未雨绸缪备汛
- 漳汕高铁海上工程开工建设 厦门到广州只要2.5小时
- 第19届苏迪曼杯下月在厦上演
- 招银理财问鼎罚金榜首,掩盖不良成大额罚单高频词|金融合规半年榜
- 厦大乔羽教授获2024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 122家企业加入厦门数字经济“朋友圈”
- 去年空气优良率 厦门全省第一
- 首家数据科技央企成立,目标降低全行业物流成本
- 中欧(厦门)班列前两月开行同比增长200%
- 27家厦企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
- 近40位台湾青年参观厦金大桥(厦门段)
- 假杂志销号跑路,多位一线明星曾拍摄封面
- 《海外日照人》编篡工作启动
- 日照市合同监管服务获好评
- 厦门消费价格指数上月环比下降0.3%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