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追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足迹 正文
时间:2025-05-08 18:29:5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生活
新华社台北4月29日电 题:追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足迹新华社记者杨晓静、刘斐1661年4月末,郑成功登陆台湾。在台湾,郑成功兼具民族英雄、开垦台湾先祖、地方神明与神话人物的特质,以他名字或封号命名的
新华社台北4月29日电 题:追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追寻郑成足迹英雄足迹
新华社记者杨晓静、刘斐
1661年4月末,功收郑成功登陆台湾。复台在台湾,英雄郑成功兼具民族英雄、追寻郑成足迹开垦台湾先祖、功收地方神明与神话人物的复台特质,以他名字或封号命名的英雄学校、街道、追寻郑成足迹地名数不胜数,功收彰显他在台湾民众心目中的复台崇高地位。尤其在台南市,英雄郑成功登陆宝岛初期的追寻郑成足迹众多文物古迹构成了台湾社会的特殊记忆场域,也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的功收历史联结。
这是复台台南安平古堡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像(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郑成功祖籍福建南安,出生于1624年,同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南部。1661年至1662年初,郑成功挥师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
台南市中西区的赤崁楼是郑成功踏足宝岛的“始迹楼”。这里前身为荷兰人所建的“普罗民遮城”,是控扼台江内海的战略要冲。364年前,郑成功率军从台湾西南沿海进入台江内海,“先克此城”。清代,这里增建了海神庙、文昌阁、蓬壶书院等中式建筑,与残剩的荷兰式基座交织成独特的历史拼图。
如今,地处闹市的赤崁楼已不见昔日“登临眺远,波光辉映,云影徘徊”的夕照美景。2022年动工的两阶段修复工程尚未完工,院内散落着多块清代碑碣和郑成功墓道石马,九座“清乾隆满汉文御碑”也被脚手架遮挡。作为仅开放的两处古迹之一,文昌阁内陈列着“普罗民遮城”模型及历史图文影像资料,遗憾的是,对郑成功复台历史着墨不多。
这是台南安平古堡石碑(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位于安平区的安平古堡,前身是荷兰人的防御要塞“热兰遮城”,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称安平镇,将内城作为治台中枢。走进古堡,“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像依然气宇轩昂,古堡仅存的城墙残垣尽显沧桑。导览图上的“安平古堡文物陈列馆”如今已被改为“热兰遮城博物馆”,馆内展示的历史沿革资料及相关文物也多以荷兰为“主角”陈述。
著有《台湾史》一书的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说,郑成功不但提出收复台湾的法理论述,并且是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的身份与荷兰人签订条约,西方世界史据以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郑成功在岛内被誉为“开台圣王”得享香火,与他相关的民间故事也广为流传。收复台湾后,他带去大批移民,团结各族同胞,严法纪、废苛税、编户籍、办学校、兴军屯,开创了治理台湾新纪元。
位于开山路的延平郡王祠,相传为民间感念郑成功开台功绩所建。祠内郑成功神像目光坚毅,门上“振兴中华”四个大字彰显民族大义。围墙上贴着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介绍和相关历史图片,讲述他的功绩。
这是台南延平郡王祠大门(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遗憾的是,祠内“郑成功文物馆”在2023年被改为台南市博物馆,不再单设郑成功文物展区。但入口处一座名为“屈服”的雕塑引人注目——郑成功昂首挺胸,荷兰殖民者单膝跪降。
“这座雕塑展现了郑成功击败荷兰人的英雄形象。”馆内一名志工介绍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时展现了中国人的气概。
“郑成功收复台湾,使中华文化在台湾生根壮大。”台湾郑成功文化协会理事长郑昭明说,驱逐殖民者后,郑成功恢复中国行政体系、弘扬中华文明,这是他被誉为“开台圣王”的重要原因。
延平郡王祠每年都举行纪念郑成功的祭典,岛内拜祭郑成功的宫庙社团如今有170多个,信众达200多万。
这是台南郑成功祖庙(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在延平郡王祠外,一座“泉州白”花岗岩制作的“马上成功”雕像巍然矗立,见证了一段海峡两岸的双城情缘。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向台南市延平郡王祠赠送了这座耗资近千万元新台币的雕像,寄望发扬郑成功精神,为两岸百姓谋福利。
离延平郡王祠不远的郑成功祖庙,承载着郑氏家族的荣耀。这座始建于1663年的祖庙为传统闽式平房,门前的郑成功铜像与北京台湾会馆的分像出自同一模具,正殿内摆放的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厦门思明区郑成功文化节等纪念牌讲述着两岸郑氏后人的交流故事。
“两岸百姓对民族英雄的质朴情感不可辜负。”郑昭明说,郑成功的功绩在两岸长期传颂,相关纪念活动启示后人。
这是台南郑成功祖庙门前的郑成功铜像(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说,郑成功文化、闽南文化、台湾文化同根同源,是维系两岸血脉亲情的重要文化资源,更是沟通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
然而,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推行“台独史观”,歪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光荣历史,甚至给这位民族英雄贴上“殖民者”的抹黑标签。
“对郑成功历史地位的评价含糊不得。”郑昭明说,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以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被淡化甚至视而不见。当局在纪念活动名称中以“来台”代替“开台”,意在将他歪曲为“外来者”,妄图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这是行不通的”。
台当局防务预算再创新高 蓝白痛批:债务严重 民众负担沉重2025-05-08 18:19
重要发布!厦门眼科中心在省内优先开展德国smart全激光治疗近视2025-05-08 18:02
今日立冬厦门依旧暖洋洋 11月9日前将以多云为主2025-05-08 17:50
厦门17所高校18个无偿献血站点 “小黄鸭”与大学生共行2025-05-08 16:41
“汉光军演”碰瓷山东舰,“认知作战”的实质是诈骗!2025-05-08 16:39
老感觉眼前“蚊子”飞舞是怎么回事?医生:应马上检查2025-05-08 16:37
厦门自贸片区工会将举办首届焊接机器人操作大赛2025-05-08 16:19
方便司机和行人!亮出最能代表安全过马路的手势 为文明斑马线代言2025-05-08 16:12
凝心聚力担使命 同心赋能促发展——开封市鼓楼区组织台商等民营企业家开展红色文化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2025-05-08 15:56
厦门大学明起实行新版限客令 进入参观需预约2025-05-08 15:43
追光者|千万次试错,只为这抹“中国红”!2025-05-08 18:21
货车车尾绑着小推车挡号牌 司机被罚款500元并记12分2025-05-08 17:57
厦门大学明起实行新版限客令 进入参观需预约2025-05-08 17:37
世界心血管介入治疗鼻祖获授厦门市荣誉市民2025-05-08 17:01
《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8周年 法制利剑有效震慑“台独”!2025-05-08 16:53
今年“双11”快递每单涨0.2~0.5元不等 厦门部分业者已做好方案2025-05-08 16:29
被二手车商与检测结构联手算计 市民买到“事故车”2025-05-08 15:58
她骨头变脆成了“瓷婆婆”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须及时接受风险评估2025-05-08 15:54
宁波北仑区引领台企探路集采平台2025-05-08 15:45
气球塑料袋接连闯入高铁线 工作人员:铁路附近切勿乱放漂浮物2025-05-08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