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少年写诗 捧回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原标题:厦门一中少年写诗 捧回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他是厦门厦门一中高二男生柯舒麟 -成为这项赛事举办以来第一位获特等奖的福建学生 柯舒麟(右)与他的孪生哥哥柯舒麒。(受访者供图)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本周一,中少厦门一中高二男生柯舒麟凭借组诗《穷》,年写获得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诗捧赛特 这位理科生写道:云朵与风是回全贫穷的,他们在天地间漂泊,国作风为她吟唱一曲忧歌,等奖从相思的厦门窗前走过…… 这是这项赛事举办13年来,福建学生首次获得特等奖。中少本届大赛,年写全国有十人获得特等奖。诗捧赛特 不过,回全比起这个首次,国作人们更吃惊的等奖是,在中小学的厦门考场作文中,诗歌是被屏蔽的题材,但是,这位厦门男生最终以诗取胜。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写诗,现在他仍然会在解数学题的当中,匆忙写下诗句。 柯舒麟昨天说,写诗时,并不需要先布局,他说,有些时候,句子就在那里,它本来就存在,你如何去设计它?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每年10月启动,包括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总决赛于次年8月在北大举行。这项有着13年历史的比赛,被称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作文赛事,二等奖以上获奖者,可以获得北大、北师大等38所名校自主招生的资格。 今年总决赛8月5日在北京举行,1700多名高中生参加,据说这是从100万名参赛选手中产生的。题目当场宣布:《穷》!这似乎是给这些不懂穷的孩子一个下马威,他们要在两个半小时完成。 这是柯舒麟第二次参赛,上一届,他获得二等奖,也是写了一首诗。 他昨天说,他没有用很长时间,便决定再次以诗抒怀,这应该有独辟蹊径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诗歌一直是这位少年的热爱,他陶醉于诗歌的美感之中。 柯舒麟用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完成了组诗《穷》。在昨天被本报记者问及用了多长时间来布局时,少年吃惊地说:没有布局!有些时候,诗歌的句子就在那里了,不是你写出来的!它就在那里了! 诗歌少年的心与远方 学的是理科擅长写议论文 柯舒麟的指导老师之一、厦门一中语文老师钟斌说,比赛结束后,柯舒麟把自己抄在准考证的诗给钟斌看,钟斌认为,没有写出诗的韵律美,不过,胜在辨证和哲理:讨论了永恒与短暂、拥有与失去、爱情与婚姻、目的与手段、言语和思维、现实与梦境、诗与美等多重关系,探究了穷困、贫瘠、无限、富裕等哲学因子。 这首组诗的确以“哲理意味”胜出。评委会的点评是:这首诗文句简洁多变,语言节奏自然,抽象概念与具体意象对应,既富哲理意味,又不失之于干枯,体现作者相当不错的诗才和诗思。 厦门一中的微信公众号因此把柯舒麟称为“小诗人”,不过,这位17岁的理科生并不认为很贴切,在同学当中,他以思辨性的议论文著称,并不是很多人知道他在写诗。 这位少年看上去和普通男孩没有什么两样,但显得更加细腻。他带着疏离感,礼貌地接受采访,他认为人们对诗人有很多误解,柯舒麟说,我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态度。 和很多文学少年不同的是,他没有特别崇拜的诗人。不过,柯舒麟引用台湾一位诗人的话来说明自己对诗人的理解,大意是:诗人的浪漫不是别人以为的,内心狂热的情感需要近乎保守的外表来控制。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会在解题时写下“涌入”脑海的诗句 比起柯舒麟的特等奖,人们更惊奇的是他居然是以诗来取胜。在现在的教育体系里,诗歌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各种的语文作文考试,无一例外会写上要求:诗歌除外。 不过,柯舒麟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写诗。他的第一首诗,是他所在的演武小学语文老师江雪桢布置的作业。当时,他们学了一篇课文,是俄国诗人叶赛宁的诗歌《白桦》。江老师要求他们也试着写一首诗。 柯舒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诗歌找到写作的自由,他喜欢诗歌的意象以及押韵的美,甚至对诗歌的分行很着迷。 爱好诗歌的柯舒麟高二时选择读理科,他为自己找到的理由是:他将来是要当作家的,必须有一份工作的收入来支撑他的理想。目前,他在年段的排名大约是一百名。 柯舒麟在自由和妥协转换。他有位孪生哥哥柯舒麒,这次,柯舒麟在北京写诗时,柯舒麒也在北京一所大学参加理科竞赛夏令营。 下个月,他进入高三,柯舒麟说,同学有时会谈论高考后要如何放松,但他想的是,高考后,他有大把时间去投入文学创作。现在,他有时候不得不克制自己创作的冲动,但是,他会在解题的中间,写下涌到他脑海里的诗句或是感悟。 穷(组诗)节选 云朵与风是贫穷的 他们在天地间漂泊 风为她吟唱一曲忧歌 从相思的窗前走过 太阳因为野花的跋涉而疯狂 雨却爱恋着给予她自由的天空 沙是失去了梦的雾 贫穷并且虚无 双脚倒退着阅读 奔涌在时间里的路 思想踏着影子的脚步 约束了行走的却是道途 森林收割着云朵 荒芜了 荒芜 在物质对贫穷的冷笑里 我要将你依依守护 追随那先知的拾荒者 我在宇宙的河床里 轻轻拾起尘埃中的璞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个项目集中备案 厦门上周新房成交面积翻了七倍
- 一馆看遍全省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 海峡工艺美术馆在厦开馆
- 厦门地铁每月“沐浴”几次?高崎停车场洗车库探秘
- 厦门近来“蛇闯民宅”事件时有发生 惊扰宁静夏夜
- 厦门将实现一车一档实时更新 每辆车都有电子健康档案
- 盲盒玩具买到啥全凭运气 厦门不少商圈有售
- 打呼噜不是睡得香 厦门男子因打鼾呼吸暂停而死亡
- 超强毒性蛇溜进家中半个月 厦门市民为此非常煎熬
- 骗子在公共场合向人要钱或借钱 使出美人计苦肉计等伎俩
- 厦门新增光影主题公园 开启魔法森林探秘之旅
- 分数位次“双达标”才能被录取 厦门2019中招普高切线公布
- 厦门翔安区:打出整治组合拳 城区旧貌换新颜
- 厦门扑尔敏销量不高还是一瓶卖两元 年底可能涨价
- 上班中暑算不算工伤?厦门市人社局权威解读
- 为母校捐款1500多万 厦门一中“曾通楼”名称因他而起
- 每人每月升至800元 厦门市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
- 用“古董”饼模做出状元饼 厦门人颜靖复刻出放大版
- 厦门宝龙艺术中心开幕 三大展览促进多元艺术共融
- 台湾打击乐团来厦演奏 互动体验压轴儿童艺术节
- 明星在厦开餐饮店 如何吃香?产品仍是核心竞争力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