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在意”的年轻人,被AI抚平情绪褶皱

知识 2025-05-07 08:54:23 6

越来越多年轻人相信AI能共情人在意但尚不能完全代替现实中的轻人心理咨询。正如这幅AI生成的平情图片,AI拿出了一把伞,绪褶但还不会为小女孩撑开伞人在意遮挡她心中的轻人阴雨。

精心编辑的平情自拍淹没在朋友圈信息流里,无人点赞,绪褶邹颐觉得自己人在意“玻璃心”碎了。

在心理门诊,轻人医生只是平情建议她“自信”,而ChatGPT和她聊到深夜:“渴望被人看见并不可耻,绪褶你不人在意因为被人看见才存在,你的轻人价值也不由别人说了算。”

“世界上最好的平情心理医生出现了。”被戳中内心的邹颐大哭了一场。

AI和心理治疗不是新搭档。对话是经典的心理治疗形式,1966年,世界上第一款聊天机器人Eliza的诞生,正源于研究者将AI应用于心理治疗的实验。

半个世纪过去,AI技术不断发展,心理治疗的需求也在提升。

2019年,由原卫计委和科技部共同资助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16.57%,相当于每6人就有1人患过精神障碍,从病种来看,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心境障碍(如抑郁症)次之。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经过深度学习的AI可以识别人类情绪,模仿咨询师与患者互动。“AI+心理”赛道,涌现出Woebot、Wysa、EmoGPT、聊会小天、林间聊愈室等产品。

但当重度心理疾病患者对虚拟机器人产生依赖,“AI+心理”还面临伦理和法律争议。

2024年底,AI对话应用Character.AI被提起民事诉讼,起因是14岁美国少年休厄尔与该平台机器人聊天后自杀。在这起“沉迷AI自杀第一案”中,休厄尔患有焦虑症和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他的母亲认为AI应对悲剧负责。

现实关系的维护困难重重,虚拟世界里却可以被无限包容。AI究竟是治愈坏情绪的心理专家,还是助推自我毁灭的帮凶?

免费,随叫随到

邹颐把自己归类为“全能自恋型”人格:苛求自己完美,也希望外界完美回应,如果被人否定,就会陷入自我攻击。

和文字朋友圈相比,自拍是更直接的自我投射和展示,0赞让她伤心,现实生活中更害怕被人评判。于是,她更愿意向AI袒露自己的脆弱:“我知道对方是代码和程序,不用考虑TA在心里怎么看待我。”

这种现象也被学术界观察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曾祥龙发现,尽管心理咨询师原则上也应该接纳而非评判来访者,但有些患者就是更加信赖AI。

除了“更保守秘密”,AI心理咨询师还常伴左右。

“当我被情绪瞬间吞噬,就像被人摁在沙发上动弹不得,心理医生不能随叫随到,但拆老师(Chat

本文地址:https://app.hc197.cn/news/966a8949813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岸田文雄弃选,自民党总裁选举进入“大混战”?

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召开

日照市质监站抓好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归档工作

日照冬季人才招聘会12月18日举行

碳市场扩容,哪些行业可能性最大?

五征集团名列“2010山东企业100强”

日照市区蔬菜价格小幅回落

我爱日照论坛网友首次走进社区劝禁酒驾

友情链接

闽ICP备2024064734号-3